10月21日,北京圆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圆心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了更新后的招股书,拟于主板上市。更新后的招股书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圆心科技总收入达到46亿以上,增长率达29.8%。其中,备受关注的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业务营收达44.69亿,同期增长约30%。
院外综合患者服务收入达到44.69亿
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营院外综合患者服务、供给端赋能服务,以及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其中,院外综合患者服务包括其广泛的线上和线下药房网络、“妙手医生”在线平台和圆心门诊;供给端赋能服务板块是针对院内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医疗产业端赋能服务则包括医疗健康价值链方面的创新和创新保险技术平台圆心惠保等。三大业务支柱囊括了医、药、险几大业务。
据了解,从2019年~2021年,圆心科技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收入,分别为23亿元、35亿元、56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97.9%、97.5%及94.6%。此次招股书更新虽然只是截至2022年8月31日,院外综合患者服务的收入已经达到了44.69亿。这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难能可贵。
药房数量达到314家,双通道药房已达81个
圆心科技想打造的,是以药店为基础,创建一个协同的医疗平台,确保向患者提供全面、个性化及贴心的服务。从最新招股书来看,这一基础得到了进一步夯实。
据了解,截至到今年8月31日,圆心科技的药房数量已从上年度的264家增加到314家。其中,双通道药房从37个增加到81个。
这一重大进展都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指导。2021年,国家医保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圆心科技旗下的双通道药房也呈爆发式增长。所谓“双通道药房”,即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医保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一直以来,圆心药房致力于用有温度的专业服务,提供顾问式解决方案。如今,患者不仅可以在药房找到品类丰富的新药处方药,还能获得专业的药学服务。
实际上,圆心科技的起步也离不开政策的指导。早在创业之初,创始人何涛就致力于“把医生和患者有效连接”,期间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探索。直到2015年,为了压缩药品流通领域里的水分,降低医疗费用,国务院发布医改试点指导意见:在100多个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必须下降到30%以下。何涛才终于锚定了处方药院外市场这个连接点,处方药服务从而成为了圆心连接医患服务的重要关键交付环节。
此后,为了承接院外处方,构建离处方最近的距离,圆心科技旗下的院边药房如雨后春笋般兴起。2017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进一步为圆心科技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如今,拿着处方在院边药房买药,在妙手医生的线上购药,在妙手医生的线上平台复诊,都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圆心科技所构建的以药房为基础的寻医问药场景,正在不断取得新突破。此次更新招股书,从财务数据中可以看到圆心科技在就医、用药、保险三大业务场景的协同发展,持续优化,未来赴港上市更是值得期待。
本文网址:http://hqshangbao.com/xinwen/39199.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环球商报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商报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