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环球商报 > 财经 > 报告: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111

报告: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111

导读:本文是由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报告:出行需求多样,需政策组合拳实现结构性低碳111"的内容介绍。

为加强城市交通排放控制,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和施行了各类政策措施。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出行深度减排成为重点。

当前,城市公众低碳出行还面临什么样的难点?公众的出行具有如何的需求特征?他们如何看待低碳出行及近零排放、零排放相关政策?

6月8日,《面向零碳出行——城市公众意识、行为及驱动因素研究》调研报告发布会在线上举行。该调研由能源基金会、南方周末联合发起,益普索提供研究支持,通过对公众出行选择的进一步洞察,为出行减碳政策措施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借鉴,支撑提升公众出行结构与模式的低碳转变。发布会上,交通与城市规划领域的专家和二十多家媒体就“未来零碳出行的环境建设”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近四成公众拥护低碳出行,出行“灵活性”“舒适性”等多样化需求明显

这是一份聚焦零碳出行的未来城市交通工具,出行服务,政策实施及传播的公众调研。

通过定性座谈与研究,结合全国地级市以上城市3500份生活人口样本进行定量分析,调研团队对公众对低碳及零碳交通工具相关话题的认知、碳价值观现状、出行现状及低碳出行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索提高公众实践低碳甚至零碳出行的政策及传播建议。

益普索(中国)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总监沈重作为报告编写团队代表对报告做解读。报告显示,公众普遍具备一定的碳认知,但了解程度不深。85%的公众表示对中国的“双碳”目标有基本的了解,但在定性调研中,大多受访对象并不能清楚描述这一政策的内容。根据对受访者的测试来看,大部分公众的出行碳认知处于较低或一般水平。公众的出行碳认知会影响其出行行为,数据显示,高认知人群在出行方面表现出了更大的低碳实践意愿。

依托于城市日渐完善的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受访公众日常出行采取低碳出行方式的比例较高,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三类低碳出行方式总占比达到56%,而在通勤时,45%的公众主要选择公交或地铁。调研发现,受访公众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也较高,在日常通勤时有16%的公众开新能源汽车。

报告显示,公众在通勤出行方式的驱动因素中,选择“拥护低碳出行”的比例最高,达到38%,这也进一步说明了目前公众对低碳出行方式比较认可且实际践行。其次,“按需调整行程,灵活性高”,“高效,准时,可预期”,“公共交通设施便利可达”,以及“舒适性高”分列前五位驱动因素。“公众出行方式选择的驱动因素是多元的,而灵活、可预期、舒适等个性化需求值得公共交通服务提供者重视。”沈重说。

报告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城市公众对出行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一些反馈和提升期待。在地铁方面,出行环境拥挤、针对老弱病残孕等弱势群体出行的安全性考虑不足值得引起重视。“当然,很多时候安全性和拥挤是强关联的。”沈重说。公众对公交车的主要反馈是出行时间长和舒适性差。不同于燃油车主对交通拥堵最为不满,新能源车主更担忧充电桩是否充足。慢行出行方式中,非机动车道不便使用或被占用问题突出。

减排政策需充分考虑公众出行多样化需求

报告在挖掘公众的低碳出行驱动因素和出行难点时,也分析了公众对不同典型减排政策的看法和评价。

针对现行的限行限购等政策,受访公众普遍认可这类限制政策对“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47%)及“减少碳排放”(46%),以及“鼓励乘坐公共交通”(39%)的作用。但针对燃油车禁售及零排放控制区这类“一刀切”的禁止型政策,公众表示出了不同程度的担忧。针对零排放控制区,88%的公众表示愿意支持,认为这一政策能改善空气质量和减少能源能耗,但同时也提出了需要政府大力提高公共交通服务(46%),大力提高区内新能源车充电、停车等基础设施供应(44%),提供区内居民补贴等具体的需求。

对此,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任龚慧明评价说:“出行政策的影响群体是非常多样化的,我们的政策制定实施要遵守循序渐进,提前沟通的原则,同时我们要充分了解、理解、尊重不同利益相关方多样化需求的关切。”

报告中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调研同时显示,公众普遍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较高,近七成的公众会在下一次购车时考虑买新能源车。

“相比五年前,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舒适性、品牌和车辆配置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北京交研都市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莹曾经研究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心理转变。她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的品质越来越接近车主群体对“车”的需求,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满意度持续提升。

但根据调研结果,新能源汽车的里程焦虑、充电便利性以及技术安全性等问题仍是公众担忧重点。

北京市“十四五”的规划明确提出,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200万辆。刘莹认为,新能源汽车未来的使用环境和政策环境预期较好。实现零碳出行,未来的政策发力重点将可能在于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激励消费者替换新能源汽车和积极探索绿色碳交易模式。

在龚慧明看来,大规模普及新能源汽车,全面电动化是落实交通减排的最根本保障。“但当前的技术还不足以保障100%的全面电动化实现。需要技术不断积累与完善。这是支撑的根本性要素。”

城市规划与政策组合实现结构性低碳

良好的低碳出行机制,除了公众拥护低碳出行的意愿外,更需要有友好的低碳出行基础设施环境。

能源基金会低碳城市高级项目主任王志高指出当前我国城市的低碳出行面临着以下的挑战:一是城市高密度蔓延,城市形态难以优化,进而导致出行结构相对高碳;二是城市道路和空间脱离人性化尺度,进而导致过度依赖私人汽车出行。“北京的绿色出行比例占到了70%,我建议把70%的路权给这些绿色出行的居民,甚至给行人或者自行车更多的路权。但现实是汽车占据了更多的路权。”

北京大学国土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宇恒可持续交通研究中心主任王江燕认为,每一个人的出行和需求都是多样化的,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做到精细化,给公众更好的慢行环境,为他们提供更多自主选择。

刘莹提出了未来的交通发展值得尝试一体化预约服务的政策方向。“下一步我们更加关注的应该是出行即服务,更加突出服务的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结合线上与线下,开发不同的出行场景,将轨道、地面公交、骑行、步行、出租车甚至小汽车集成起来,用数智技术组成一体化出行服务,支持公众的低碳化出行,为公众提供全链条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低碳或绿色出行的理念,并不是要求公众所有的出行都只能选择某种低碳的交通方式,而应是根据不同场景、不同需求提供的多种交通工具和出行方式的集合,更多是追求提高一段时间内的绿色出行频次和某一次长距离出行中绿色出行的比例。

龚慧明补充道,交通政策历来需要组合拳,没有任何单一的“一招鲜”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公共交通、出租车、小汽车、步行等是一个整体的出行服务系统,出行和运输的需求必须要放在整体的系统下考虑,满足公众不同的、多样化的需求。

http://science.china.com.cn/2022-06/10/content_41999575.htmhttp://www.xnnews.com.cn/zxsd25178/zxhyts/202206/t20220610_2662497.shtml

本文网址:http://hqshangbao.com/jijin/24993.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环球商报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商报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