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环球商报 > 科技 >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圆桌论坛圆满闭幕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圆桌论坛圆满闭幕

导读:本文是由网友投稿,经过编辑发布关于"《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圆桌论坛圆满闭幕"的内容介绍。

如今,数字化进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铺设开来,新一代数字化技术正颠覆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经历着数字化带来的深刻变革。

6月8日,弘玑Cyclone联合CGL、企业家精英国际俱乐部联合主办的《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圆桌活动如期举行,活动当天邀请到盖米阀门(中国)人事行政&IT总监刘旻、CGL  Group管理咨询MCG高级合伙人沈小靖、微步在线人力资源副总裁张晨、江波龙电子HRD温旭欢四位大咖,在主持人弘玑Cyclone  CMO陶鑫亚的话题引领下围绕人力资源数字化变革进行了精彩讨论。

《人力资源视角下的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峰圆桌论坛圆满闭幕

来自互联网、制造业、IT企业以及人才资产管理公司的不同行业背景,平均超过20年的从业履历,为本次论坛带来了极具价值的战略布局思考与实战经验分享。


【一】

后疫情时代如何确保员工积极性与业务进展顺畅?


数字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社会化企业的崛起,零工经济、自由职业者的兴盛,让连接突破了组织边界,远程办公、云端协作正在成为新常态。突如其来的疫情,更使得远程办公成为全球企业的主流工作方式,一些科企巨头甚至宣布允许员工永久居家办公,但这显然不是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想法。据外媒报道,马斯克在邮件中要求特斯拉员工必须每周至少在办公室工作40小时。可见常态下的远程办公是否可行尚存争论。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管理者又该如何激发团队协作,保证员工工作效率呢?


“从员工角度来说,首先考虑如何体现他的价值和存在感,然后针对性地去做结果呈现”   温旭欢表示,在做好数字化办公IT新基建的前提下,以结果为导向制定考核机制,持续优化整个团队的协同与方法论沉淀。沈小靖则对员工情绪管理颇有心得,她分享了疫情期间提振员工士气的一些创意性方法尝试,并指出,“远程办公的高效来源于情绪的生产力,生动的云端互动也是高效的一个源泉”。


时至今日,“云面试”“云入职”已不鲜见,张晨在此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尝试,例如早晚“两会”以及“云封闭”等工作模式,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通过远程办公以动态的方式管理资源,这种工作方式正是我们在未来应对不可预测的业务环境所必需的。

正如刘旻所说,企业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该保持一种快速应对的深层思考。远程办公其实是个人需求与企业需求在新趋势下的一种协同,企业本身就要接受变化,并适应变化。



【二】

借助数字化有哪些好的考核方式量化工作效果?

激励手段激发员工创造性


数字化时代,企业将根据自身的战略及商业模式考量,在考核机制上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如何借助数字化手段有效激励员工,激发员工创造性,又有哪些好的考核方式可以量化工作效果呢?

对此,四位嘉宾分别从人的角度,深层次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温旭欢基于自己多年IT研发背景在线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量化效果激发创造性,在数字化基础之上,设立工时管理系统,围绕降本增效优化流程。”


从数字化整体战略的底层逻辑出发,沈小靖认为业务绩效的提升取决于企业战略定位,企业要重构商业模式,通过完整的商业布局,构建数字化服务的封闭蓝图。CEO应当有全局意识,定战略定人群定痛点,下沉到具体的团队绩效,通过数字化工具自上而下逐步推进。


实战经验层面,张晨提出目前“金钱”激励法已经不适用于现代企业的现状,“目标数字化”是当前行之有效的方法。构建数字化线上OKR量化系统,将所有人的OKR可视、量化、对齐。用目标来牵引大家的动力,同时形成压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进行激励和考核。


刘旻将之比喻为“左右脑”,她表示就像我们的大脑,左脑逻辑,右脑情感,数字化工具就好像左脑的部分,负责帮助企业进行效率提升与管理,右脑的部分如同个人价值与荣誉感。这两部分结合起来才能把整个全脑运作达到完美的效果。



【三】

如何做好数字化人才选用预留

培养根植于企业业务的人才,避免“水土不服”


在数字化人才炙手可热的当下,企业招聘时,经常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招到一个既懂业务又懂技术还有执行力的数字化人才呢?


从温旭欢经历的几家公司来看,“水土不服”并非因为外购系统不好或者内部开发能力太弱,而是业务逻辑和流程架构能力欠缺。数字化转型需要系统的架构能力,这样才能把不同的业务场景和流程关键节点串联起来,做到上下游接口打通,为企业的数字化服务。


“人才招聘时需要明确用人需求,实际工作中要与业务部门紧密结合,缩短学习曲线,在实际场景中创造新的业务增长点。”沈小靖结合CGL方法论就数字化人才如何快速融入企业业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人才选用育留,最难的其实是把人才留住,除了物质激励,更多的是潜移默化中精神层面的激励。这需要一个正向积极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及恰当的数字化人才培育土壤。同时要扎根业务一线,才能真正的培养“本土人才”。在这点上,张晨和刘旻高度一致。



【四】

人、机器人、系统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组织

对企业的影响与启发


我们经常讲的数字化组织,似乎已经不仅仅只是人和系统,它包括了人、机器人还有系统。人力资源作为企业数字化组织的践行者,如何看待对于三位一体的数字化组织对企业的影响与启示,帮助企业顺应时代变迁去做更多的可持续性发展。


数字化浪潮下,数字员工替代人类部分能力的同时,也对人类员工提出了更高要求。温旭欢表示,把重复性强,创新度没那么高的工作交给机器人,解放自己的双手,专注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事情上,保持学习能力,创新思考能力,跨界能力,让脑子跑过系统和程序,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


谈到如何与机器人相处,沈小靖认为应当发挥出机器最大限度赋予人的能力。我们要和机器人系统构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元宇宙时代,企业也应该深刻思考如何与机器共处,与系统共处。


未来的企业组织,应该是一个数字化的能力中心,集结了人、机器、系统共同能力的呈现,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方式共存。说到机器取代人,张晨认为未来的数字化组织其实更倾向人,能令人类变得更有韧性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外界的变化。


刘旻则认为人、机器和系统之间构成了一个彼此独立又紧密相关的生态系统。比如RPA的部分是我们的手,AI是我们的大脑,系统独立的边界会逐渐弱化,未来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形态共存。



【结语】


数字化转型是个长期的过程,面对新经济、新组织、新人类,人力资源如何利用新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实现团队组织的智慧协同,提升人类员工的工作体验,乃至激活组织的创新能力,是每个不想被时代抛弃的组织和HR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抵达数字化的路途上,我们将长期求索,寻找与实践更多可能。



http://www.xnnews.com.cn/zxsd25178/jjxf/202206/t20220615_2669768.shtml

本文网址:http://hqshangbao.com/keji/25251.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所有权归环球商报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环球商报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相关阅读